彗的拼音怎么讀
彗的解釋
彗
(會意。甲骨文象掃竹之形,本是象形字。小篆增加又”(手),構成了會意字。本義掃帚)
同本義
彗,埽竹也。--《說文》
國中以策彗卹勿驅。--《禮記·曲禮》
擁彗先驅。--《史記·孟荀傳》
忽若彗泛畫涂。--《漢書·王褒傳》
太公擁彗。--《漢書·高帝紀》
又如彗汜畫涂(以帚掃穢,以刀劃泥。比喻極其容易)
彗星的簡稱
彗所以除舊布新也。--《左傳·昭公十七年》
彗星者,天之旗也。--《河圖帝通紀》
又如彗光(彗星的光束);彗孛(彗星和孛星);彗孛干犯(彗星侵犯);彗勃(即彗孛。彗星和孛星)
彗 <
彗(篲)huì
⒈掃帚。
⒉
彗是什么意思
彗 hui 部首 彐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11 彗
(1)
篲
huì
(2)
(會意。甲骨文象掃竹之形,本是象形字。小篆增加又”(手),構成了會意字。本義掃帚)
(3)
同本義 [broom]
彗,埽竹也。--《說文》
國中以策彗卹勿驅。--《禮記·曲禮》
擁彗先驅。--《史記·孟荀傳》
忽若彗泛畫涂。--《漢書·王褒傳》
太公擁彗。--《漢書·高帝紀》
(4)
又如彗汜畫涂(以帚掃穢,以刀劃泥。比喻極其容易)
(5)
彗星的簡稱 [comet]
彗所以除舊布新也。--《左傳·昭公十七年》
彗星者,天之旗也。--《河圖帝通紀》
(6)
又如彗光(彗星的光束);彗孛(彗星和孛星);彗孛干犯(彗星侵犯);彗勃(即彗孛。彗星和孛星)
彗
huì
(1)
掃;拂 [sweep]
戈鋌彗云。--班固《東都賦》
(2)
在陽光下曝曬 [expose to the sun]
日中不彗,是謂失時。--《六韜》
彗
huì
聰慧的。通慧” [intelligent]
淮南王有女陵,彗有口辨。--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
彗尾
huìwěi
(1)
[tail of a comet]∶一顆彗星的明亮的尾部延伸部分,可以是彗頭的擴展或者具有某種結構,因而能與彗頭有所區別;彗尾主要由氣體和塵埃組成
(2)
[comet tail]∶彗星的尾巴,尤其對亮度或形狀而言
彗星
huìxīng
[comet] 是明亮彗核周圍通常包著的朦朧彗頭組成的云霧狀天體,當它運行的軌道部分靠近太陽時經常出現長長的彗尾,由于輻射壓力使彗尾指向遠離太陽的方向,彗星的運行軌道隨著從近似圓形到拋物線而具有不同的偏心率,軌道傾角從0暗?80?運行周期從3年到幾千年。通稱掃帚星
彗星襲月。--《戰國策·魏策》
彗
huì ㄏㄨㄟ╝
掃帚~星(俗稱掃帚星”)。
鄭碼cicx,u5f57,gbke5e7
筆畫數11,部首彐,筆順編號11121112511